嵩山少林武术学校,少林延鲁武校,延鲁武校,少林武术学校,文武学校,武术学院,释延鲁武院,延鲁武校

嵩山少林武术学校,少林延鲁武校,延鲁武校,少林武术学校,文武学校,武术学院,释延鲁武院,延鲁武校
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 延鲁武校 >

浅谈少林功夫及传承与弘扬

【发布时间】: 2014-06-01 11:19:55 【阅读0 次】
  内容提要: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僧人演练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少林功夫历经一千五百多年的传承从未间断,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瑰宝,在现代弘法利生的方式上有着善巧方便的一面,本文将通过对少林功夫的浅释阐述对少林功夫的认识和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少林功夫历史述略
  少林功夫的历史,是与嵩山地区的历史地理环境分不开的。嵩山地区为中华古文明最重要孕育地。嵩山,古称崇高山,列五岳之中岳,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神山。在印度佛教传入汉地和中国道教产生以来,嵩山又很快成为全国有名的坐禅修行场所。少林及其少林功夫,就是嵩山历史文化的突出代表。
  少林功夫的历史,可以直接追溯到少林创建年代。因为少林功夫信仰的最初形态——禅定,正是少林创始人印度高僧跋陀带来的。少林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印度高僧跋陀经西域至北魏,因为精通禅法,受到魏孝文帝崇信,为跋陀在少室山北麓建造少林。后跋陀传法于僧稠、慧光、道房等一代名僧。其中,僧稠的禅定神迹,对少林功夫前期信仰神态——神力信仰影响最大。公元508年,中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北印度高僧菩提流支先后来到少林,共同翻译《十地经论》,有力推动了北方禅学的发展。其间又有南印度高僧菩提达摩至少林坐禅苦行传法,达摩所传禅法为“大乘壁观”。得法者有慧可、僧副、道育等。其中慧可“断臂求法”的事迹,成为学习少林功夫的重要精神源泉。
  少林功夫作为少林的武装力量,至隋末唐初(公元七世纪初)已经出现。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少林昙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则,夺取辕州城,归顺李世民,大受封赏,少林自此以武勇闻名于世。与少林形成武装力量相应的是,以观音菩萨愿意力为核心的紧那罗王金刚神信仰,少林功夫传统的以禅定为核心的神力信仰流传至今。
二、少林功夫文化形态
  少林功夫表现出来的深厚文化内涵是禅宗智慧赋予的。少林功夫首先表现为一种信仰,一种对于超常神力的追求。对于超常神力的渴望和追求,是少林功夫表现为神奇的武术之根本原因,也是少林功夫与其它武术区别所在。
少林功夫的灵魂是佛教禅宗智慧。佛教徒非常重视愿力对于修道过程的保障作用。愿力信仰是少林功夫信仰一个重要的表现形态。它形成于唐朝《妙法莲华经》盛行时期,一直延续  到当代,少林信爷主神为紧那罗王菩萨,少林有紧那罗王殿。
少林功夫信仰的最初形态是禅定。菩提达摩首传禅宗教法于少林,少林因而被誉为禅宗祖庭。禅宗充满东方智慧对人生的洞彻,凝结着由中国历代高僧大德所构成的对于宇宙奥秘、人生真谛的体验和悟解。由于禅宗教法的盛行和少林祖庭地位,少林功夫的信仰内容和品质亦发生了变化,“禅武合一”开始成为少林功夫的主流思想,并成为僧人修习少林功夫的目标和理想境界。修习少林功夫的主体是禅者,禅心运武,透彻人生,内心无碍无畏,表现出大智大勇的气概。禅,赋予了少林功夫更为丰富的内容。
  佛教僧人的生活受佛教戒律的约束。戒律体现佛教“慈悲”的本怀,这种戒律约束也直接影响了少林功夫的技术风格。少林僧人练习武功,只为自卫,不为攻击,所以少林功夫时时表现出节制谦和的特点,动作特点是幅度小、含蓄、讲究内劲,短小精悍,后发制人。
  少林功夫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根据少林内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历代传习的少林功夫套路有数百套之多,其中流传有序的拳械精品有数十种。另有七十二绝技,以及擒拿、格斗、卸骨、点穴等各类独特的功法。这些内容,按不同的类别和难易程度,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庞大有序的技术体系。少林功夫具体表现为以攻防格斗的人体动作为核心、以套路为基本单位的表现形式。动作和套路讲究动静结合,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神形兼备,其中最著名的是“六合”原则: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少林功夫的传习方式十分丰富,一般主要以口诀为媒介,又与少林传统的宗法门头制度相结合,核心是师爷的言传身教和弟子的勤学苦练。高水平的少林功夫传习,则往往取决于师父的心传和弟子的顿悟,这一境界又需要从日常的禅修中不断领悟方能达到,可以说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正是在这个境界的登临上,充分体现了少林功夫“禅武合一”的法旨。
三、少林功夫的传承
  少林功夫的传承,是按照严格的师徒制度进行的。这种师徒关系,是少林传统的宗法门头制度的最基本的表现。宗法门头制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少林的宗法门头制度,由十三世纪曹洞宗雪庭福裕禅师住持少林期间确立。雪庭福裕禅师把少林建成中国传统宗法门头制度的子孙丛林,对少林及少林功夫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雪庭福裕禅师所确立的传承谱系,计有七十辈,如下:
“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清静真如海,湛寂淳贞素。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崇祚。衷正善禧禅,谨悫原济度。雪庭为导师,引汝归铉路。”
  少林僧人来自五湖四海,“七十字诀”传承谱系,使少林变成了一个宗法大家庭。少林功夫的传承人范围也都在其中,至今已传承至“德、行、永、延、恒”,历三十多代,近八百年历史。
四、少林功夫的弘扬
  少林功夫传承千年而不衰,是人类文明之瑰宝,它在当代佛法的弘扬道路中,有着独特的方便和善巧接引众生,更是对道德价值观念的培养,同时也是对外文化交流的纽带。
  首先,禅是大乘佛教的核心。在佛法的修学途径中,止观、念佛等修行法门最终都以禅定来了脱生死。修习少林功夫的也是修禅的方式之一,它没有语言的障碍,没有国界的分别,更加方便的接引了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的人来参禅悟道。即便是单纯的武术爱好者,在学习少林功夫的时修,随着功夫的加深,潜移默化的也能感受到禅的奥秘,以自己的亲自体验来感悟佛法的博大精深。
  其次,少林功夫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念也有突出的贡献。少林功夫在传承中,首先强调出家人的戒律,只有严持佛教戒律,也才保证其清净自性,这也是修习少林功夫的基础。佛教的戒律清规都是教人向善并包含着高标准的社会道德规范,修习少林功夫同时也起到了匡扶人心的作用。
再者,中外文化交流是少林功夫的发展途径。少林做为佛教宗教实体,本身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少林功夫独特的文化魅力,在各国的弘扬中获得了世界的认可,并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少林文化深入各国人民的心中。少林功夫已经在全世界产生影响并改变着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少林功夫的对外文化交流,不仅提升宣传少林文化,而且对于宣传佛教文化,让更多人认识佛教、了解佛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语——
  少林功夫产生于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少林中,有“寺以武显,武以寺名”之称。少林功夫的产生与发展与少林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僧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少林功夫所具有的本质功能是其与少林佛教文化结合的必然选择。正是禅宗普世价值和禅法的宽容、开放,少林功夫才得以在少林这一特定的宗教环境中产生、形成和发展,才能形成“禅武合一”的别具特色的文化风格,关成为佛教文化的最为被世人接受、传播的表现形式。





Copyright © 2022 Shaolin Temple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登封市少林延鲁武术学校http://www.slsyzsb.com/
招生热线:0371-6281069918239913991 联系人: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延鲁武术学校招生办公室
豫ICP备09017161号-20

登封市少林延鲁武术学校:18239913991